為了食品安全和真實性技術在我國食品科技、工業(yè)和監(jiān)管機構的應用和推廣,9月21-22日,由我院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 “2017年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國際論壇” 在北京世紀蓮花酒店勝利召開,國家食品監(jiān)管機構與食品科技部門領導,食品行業(yè)專家、學者,食品企業(yè)及檢測機構代表等200余人出席,董偉弘黨委書記、宋全厚副院長代表研究院致開幕詞。在中歐世貿項目(EUCTP)資助下,國際論壇已于2012年和2014年成功舉辦過兩屆,通過論壇交流,同位素質譜和核磁共振技術等歐洲食品真實性前沿技術逐步被中國食品科技界、食品行業(yè)和監(jiān)管部門接受并認可,尤其是穩(wěn)定同位素質譜技術已在蜂蜜、果汁、葡萄酒和白酒等行業(yè)得到很好應用,并制定了相應的分析方法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國際論壇”已成為食品安全和真實性技術領域的最具影響力的重要論壇之一。

與會代表針對食品工業(yè)界所面臨的食品安全、食品真實性、食品標準和法規(guī)等問題進行了充分溝通與交流。同時,中國食品科技學會擬成立食品真實性技術分會,通過“產學研”和“上下游聯(lián)動”整合全球科技資源,加快推動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研究,推動中國食品產業(yè)實現(xiàn)質量強國的轉型升級,為2020全面建設小康目標和健康中國2030戰(zhàn)略做好服務。
本屆論壇涉及議題包括:食品真實性技術、食品溯源技術、食品鏈脆弱性評估技術、食品摻假鑒別與管理技術、食品安全法規(guī)與標準。演講及主持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孫寶國教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吳永寧技術總師,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任一平教授、信息技術研究所陳清華所長,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張九凱博士,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周彤主任,天津科技大學杜欣軍教授,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哈益明教授、郭波莉博士,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楊曙明教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應用推廣部食品安全追溯負責人于穎,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李學民研究員,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院熊正河教授、元曉梅主任、鐘其頂博士、王健博士,歐陸分析技術服務(蘇州)有限公司孔祥輝博士;德國聯(lián)邦風險評估研究所Carsten Fauhl-Hassek博士,歐盟科研框架計劃Food Integrity項目顧問Michèle Lees博士,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Enrico Valli博士,奧地利科技研究院Rebecca Clare Hood-Nowotny博士,意大利埃德蒙馬赫基金會農業(yè)研究所Federica Camin博士。孫寶國院士就食品真實性與食品標簽、廣告及食品添加劑問題發(fā)表重要觀點;吳永寧教授圍繞歐盟地平線2020項目中的中歐食品安全合作發(fā)表精彩演講。同位素、質譜、分子生物學、恒溫擴增、邊緣云計算、產地溯源指紋、近紅外光譜分析等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也均得到充分討論。
2010年,我院率先建立穩(wěn)定同位素食品分析實驗室,將穩(wěn)定同位素質譜技術應用于食品真實性技術領域,研究制定系列穩(wěn)定同位素食品分析方法標準。研究院以全球視野和開放的姿態(tài),與國際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2014年,研究院聯(lián)合歐洲37個科研機構申報歐盟科技第7框架關于“食品安全與產品溯源技術”科研項目,并獲得歐盟科技資金資助。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極大地推動了我院食品安全與產品真實性技術創(chuàng)新與進步;2017年,研究院新建了核磁共振食品分析實驗室,完善我國食品真實性技術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