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建立并拓寬蛋白功能肽研究的國際合作平臺,受對方邀請,我院功能肽研發(fā)部副主任魯軍博士于11月17日至11月26日訪問美國Harvard University、Tufts University和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三所大學實驗室,分別就雙方的國際合作交流及共同研究展開討論。
在Harvard University 公共衛(wèi)生學院生物科學學部總監(jiān)Marianne Wessling-Resnick教授實驗室,魯軍博士進行了題為“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Research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Food-Origin Functional Peptides”的報告,介紹了食源蛋白功能肽的研發(fā)背景、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與該實驗室研究人員展開深入的學術討論和探討。Wessling-Resnick教授作為人體鐵穩(wěn)態(tài)及代謝研究的領軍學者,對功能肽螯合鐵的研究方向給予極高肯定和評價,表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功能肽螯合鐵的體內鐵轉運及吸收機制具有極大的合作空間。
在Tufts University藥學院解剖與細胞生物學系,魯軍博士訪問了癌癥發(fā)生理論組織結構場學說(Tissue field theory)創(chuàng)始人Carlos Sonnenschein教授和Ana Soto教授的實驗室,詳細交流了雙方的研究基礎和成果,并與對方實驗室博士后及研究人員逐個交流,探討了應用三維細胞培養(yǎng)模型(3-D cell culture model)評價蛋白功能肽抑癌等生理功能的合作思路。Sonnenschein教授和Soto教授在國際學術界具有極高的聲望,其中Soto教授與2009年度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獲得者Elizabeth Blackburn一起于今年被選為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的輪值Pascal主席。Sonnenschein教授和Soto教授從原始的科學角度闡述了組織結構場學說,對其應用于蛋白功能肽研究領域表示極高的合作興趣。

.jpg)

在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食品科學系Qingrong Huang教授實驗室,魯軍博士和Huang教授互相報告了雙方的研究領域和成果,基于該實驗室的生物活性物質結構和功能評價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討論了雙方合作研究主題。作為留美多年的華人學者,Huang教授對于國內功能食品研究的發(fā)展十分熟悉,表示在蛋白功能肽等功能食品成分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活性評價以及納米膠囊化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協(xié)作契合點。
此次訪問美國三所高校促進了我院對國外頂尖實驗室研究方向和手段的了解和交流,為下一步的國際合作和共同研究奠定了基礎。